1.泵送劑減水率高――混凝土公司不會調整
某混凝土公司來電話,你們這次送的外加劑有問題,混凝土泌水嚴重!幾次電話溝通,得知減水率較以前高了,了解生產情況,得到了相同的結論。后經過技術人員及時到混凝土攪拌站,了解情況、取樣試驗,得出的結論是:這次送的貨減水率就是高了。
處理:技術人員經過試驗給出了合理摻量,建議混凝土公司將減水劑的摻量降下來,但混凝土公司說不行,要求換外加劑,外加劑廠只有同意!說明什么問題呢?混凝土公司技術薄弱!
2.混凝土站不能根據天氣的變化來調節混凝土外加劑用量、混凝土配合比
一般來講,冬季水泥廠家,為了提高水泥的早期強度,在水泥助磨劑、原材料等方面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當初春季節時來臨,氣溫變化大,水泥廠沿用冬季配方,而混凝土外加劑由冬季用的防凍劑變成普通泵送劑,由此造成外加劑與水泥的相容性變得很差。
外加劑廠家為了解決這類問題,要頻繁調整混凝土外加劑的配方,但對生產混凝土較小的混凝土公司,往往一車外加劑要使用較長時間,外加劑廠往往還是做不到及時調整。這就需要混凝土公司的技術人員及時對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劑用量進行調整。
某混凝土站,在2013年3月上旬,當時天氣、氣溫變化較大,前幾天氣溫在10-21℃,今天就下了小雨,氣溫驟降,最低在-2℃,晚上開始澆筑混凝土。澆筑混凝土24h不硬,不能上人進行下一道施工工序;炷凉菊业交炷镣饧觿⿵S,外加劑廠技術人員及時了解混凝土公司的生產情況,對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劑摻量及時調整,接下來施工正常。
當時混凝土為C30,水泥用量為175,FA摻量很大,為125kg/m3。為了能不耽誤施工,建議將FA調至80kg/m3,水泥適當調多了一些。如果條件允許,當然更換外加劑更合適。
實際上:混凝土外加劑廠技術人員及時到了混凝土公司,對混凝土外加劑做了一系列試驗,從基本摻量到摻量翻倍,在混凝土實驗室試驗,混凝土的凝結時間都符合混凝土攪拌站提出的要求,混凝土攪拌站對此沒有任何異議。
問題出來了!施工單位找混凝土公司要誤工、設備租賃費等。于是,混凝土就找混凝土外加劑廠,混凝土提出的要求就更為可笑,將施工單位對混凝土公司提出的要求全部轉嫁到混凝土外加劑廠、處理問題的招待費用、因外加劑廠提出調整混凝土配合比而增加的費用等。
3.混凝土外加劑摻加量過少――人為因素造成外加劑不能滿足要求,外加劑銷售人員!
由于業務員對外加劑的基本知識不扎實,為了能推銷出外加劑,對混凝土站的要求不加分析,混凝土公司提出的要求一味滿足;炷凉咎岢,要求外加劑摻量在 1.5%~2.0%,而混凝土外加劑廠的某種產品的正常摻量為1.5~2.5%,于是,業務員就一口答應,我們的外加劑完全可以摻1.5%滿足要求,并講絕對比××廠家的外加劑便宜。
問題出來了:混凝土外加劑廠都有規矩,不會做不賺錢的買賣,供的外加劑不能很好滿足混凝土公司的要求,要求技術人員去處理,那如何能處理的好!
4.水的影響
鄭州一家混凝土公司原有兩個混凝土攪拌站,一個在鄭東新區、一個在西四環;炷拎崠|新區站用水有點偏酸性,送同樣的外加劑,西四環的站正常使用,而鄭東新區站就泌水厲害。針對這種情況,由于鄭東新區站用水不能換,送的外加劑就需要在配方上調整。
在駐馬店某混凝土站,配制高強度混凝土C60-C75,混凝土強度和實驗室試驗的相差很大,剛開始多次試驗就是找不到原因,后來經過對水的分析,基本確定水的影響很大,最后,建議將水沉淀過濾使用。
5.混凝土公司驗收外加劑
對于非聚羧酸混凝土外加劑的驗收都有自己的驗收標準
聚羧酸外加劑的使用
混凝土配合比往往都是由權威檢測部門出具的,而送混凝土原材料時往往很干凈,實際應用時很難達到要求,因此,混凝土站所謂的嚴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這樣對外加劑的用量就會增加很多!
6.固定混凝土配合比不能動,而混凝土工作性能不好,找外加劑!
對混凝土工作性能的認識不同――人為因素造成所謂的外加劑與水泥的相容性問題。
某工地,C25混凝土,用P.O42.5水泥,水泥用量為360kg/m3,不加粉煤灰等任何摻合料,砂率控制在40%,其中砂中含大于5mm的石子在10%左右,泵送混凝土。
基本要求,他們設計的混凝土配合比不能動,現有的混凝土原材料不能變,混凝土工作性能要好、出機坍落度在180~200mm,坍落度損失要慢,一小時要保留180mm左右。
問題出來了:不好配、混凝土工作性能差、坍損快!
解決該類問題,沒有辦法的辦法是,多加引氣劑或者加木質素類減水劑
7.不同品種外加劑同時摻加使用―――造成外加劑與水泥的相容性問題
木鈣與亞硝酸鹽防凍組分使用,硫酸鋁與亞鈉
摻有亞鈣的阻銹劑和減水劑同時使用,易使堿水率大幅度降低
聚羧酸系與萘系不能混用
8.外加劑儲存灌不清理
萘系減水劑與聚羧酸高性能減水劑
聚羧酸外加劑鐵罐儲存時間長會影響堿水率,某混凝土站,本來外加劑摻量為1%,聚羧酸外加劑鐵罐存放近3個月后,外加劑摻量增加0.05%~0.1%。
9.用水泥凈漿試驗,流動度達不到要求
水泥凈漿流動度試驗有幾個問題:
純水泥、水灰比、緩凝劑量的影響
目前,評價水泥與減水劑相容性通常采用水泥凈漿流動度法,但實踐表明,水泥凈漿的流變性能不能完全代表混凝土的流變性能,這主要是由于分散相為水的水泥漿體系與分散相為砂漿的混凝土體系中的粒徑差別太大所致。
在水泥凈漿中,拌合水都用來潤濕和分散水泥顆粒;在水泥膠砂中,一部分自由水被用來潤濕細集料;而在混凝土中,還要吸取一部分自由水潤濕粗集料。
某混凝土公司檢驗驗收泵送劑采用水泥凈漿流動度,外加劑廠為了滿足這樣的要求,拿來混凝土用水泥做了大量試驗,發現,不同的緩凝組份、同一緩凝組份不同摻量影響在考慮泵送劑的復配組份時就較難,有時外加劑收下了,但會造成混凝土技術性能不理想!
10水泥用石膏的影響
某混凝土公司給一工程供混凝土,很長時間施工都正常,外加劑和水泥的相容性也很好。有一天,混凝土不好用了,坍損很快,經過多次試驗,反復試驗外加劑,也對水泥多次取樣試驗,就是找不到原因。后來找到水泥廠了解情況,水泥廠近期更換了石膏,問題找到了!后來讓水泥廠重新換回原來使用的石膏,果然混凝土就好用了。
11混凝土含氣量與清水混凝土的外觀
日照港灣混凝土公司施工沉箱,C30混凝土,要求混凝土的含氣量為2%~3%,采用聚羧酸外加劑。由于混凝土含氣量低,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差,施工混凝土外觀有很多氣泡,并且有大氣泡。經過在混凝土外加劑中添加引氣劑(添加了少量的纖維素),提高混凝土含氣量到3%~4%,提高了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外觀有大幅度的改善。
12 FA的原因――過分延長混凝土的凝結時間
混凝土公司正常供應混凝土,有一天施工單位發現局部混凝土長時間不硬(較其它混凝土延長10h以上),分析原因認為最可能是由混凝土造成的,找來混凝土外加劑廠家,外加劑廠技術人員和混凝土公司的技術人員共同分析查找原因,采用查找每種材料可能造成的影響。辦法:采用混凝土試驗,純水泥+外加劑、水泥+FA+外加劑、水泥+FA+BSF+外加劑,最后發現是粉煤灰造成的,經過換另一FA就沒有這種現象,認為送的這一車粉煤灰有問題!
13. FA的原因――混凝土原材料造成混凝土幾天不硬
某混凝土公司供應一工程的樓板施工,發現一大塊混凝土2天不硬,在實驗室進行了一系列的試驗,經過分析了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找不到原因!請來幾位混凝土專家,一直認為是大量的粉煤灰造成的,但怎么回事誰也說不清!其中有一人提示,既然粉煤灰也沒有打錯倉,那會不會是送水泥的人送的不是水泥而是粉煤灰!混凝土公司緊急查證,確認了送水泥的人,對其嚴肅詢問,那人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說了實話。原來他認為,天天送那么多的水泥,要是送一車粉煤灰混凝土公司是不會知道的!于是,就用粉煤灰替代了一車水泥!
某重點橋工程,有一根樁的施工,施工晚也沒有發現問題,當架梁時,發現不正常沉降!經分析找到原因是,這根樁施工時水泥和粉煤灰用錯!
14.BSF――造成混凝土假凝
混凝土公司發現混凝土坍損奇快!技術人員認真分析,從各個環節找原因,最后懷疑可能是由剛更換的磨細礦渣粉造成的,經過和以前留樣對比分析得到了證實。找來礦渣粉廠家,證實了粉磨BSF時摻加部分了石膏,由于粉磨工藝造成溫度過高,使石膏部分變成半水石膏。
15.外加劑的選擇不合適,防水劑不能代替膨脹劑
某混凝土攪拌站給一超長混凝土結構工程供應混凝土,明確要求混凝土具有膨脹功能,提出應該摻加膨脹劑。由于混凝土公司過分經濟效益,同時聽信了外加劑業務員的話,選擇了液體膨脹劑,摻加量為5%。
工程地下室防水墻板長60多米,施工技術方案采用超長無縫施工技術,混凝土連續澆筑。結果混凝土墻出現了很多裂縫。
16.季節變化不會調整混凝土配合比
某施工單位施工的全國重點工程高速鐵路,由于管理不太規范,造成換季節施工而混凝土配合比不變!隨著天氣溫度的降低,施工的單位想到了冬期施工,但竟然認為可以通用原來的配合比!
混凝土外加劑廠被告知所供的聚羧酸減水劑不好用。技術人員認為外加劑一直用的很好,為何突然用的不好了呢!到混凝土攪拌站發現,新施工的混凝土多加了防凍劑和防水劑(膨脹劑),在此之前沒摻。經過試驗后,確認是由此造成聚羧酸減水劑的量增加,并且混凝土坍損快!